Search

💪 Lightbox 公益限定版・收藏台灣攝影經典之作

「除了爭取您的支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💪 Lightbox 公益限定版・收藏台灣攝影經典之作

「除了爭取您的支持與協助,更希望您親身走一趟,體驗攝影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」是 #台灣攝影家沈昭良老師,在今年想要跟Lightbox讀者說的一段話。

📚自從Lightbox成立以來,沈老師總是義不容辭地支持著我們。今年,更慷慨的授權經典攝影集《玉蘭》的封面照:〈 屏東 2001 〉。接下來,讓我們來一起了解這件攝影作品吧!

📸〈 屏東 2001 〉📸

頭頂著烈日與風雨的街賣者,在廟前、車陣、路邊販賣一串串氣味清雅玉蘭花的勞動身影,是你我熟悉的台灣日常風景。然而,一朵玉蘭花背後的產製過程、連結的人事物,則可能很少有人真正接觸或曾親眼見過。

2001年,攝影家沈昭良應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》之邀,拍攝玉蘭花專題,自此開啟了他長達六年的玉蘭花拍攝計畫。他在彰化、屏東、台北等產銷點之間往返,持續地觀察、紀錄、思考,並於2008年將多年累積的成果編輯成冊,出版攝影集《玉蘭》。

《玉蘭》一書深入探索玉蘭花從植栽、採收、批發至販售的過程,再現花農、批發商、街賣者的工作甘苦;並且為歷史悠久、生長於台灣民間、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玉蘭花,及其獨特的產業文化景觀,留下了鮮活而生動的影像印記。 ⠀

在《 屏東 2001 》這幅攝影作品中,你我依稀可見一群在夜間採收玉蘭花的勞動者,帶著頭燈、竹簍、雨鞋,穿梭在漆黑的花田中,共同為生計努力打拼。

看似抽象的照片裡,彷彿飄散著滿園的馨香與泥土的氣味,更乘載了花農不足為外人道的辛勞;而在攝影家冷靜專注的凝視之外,一股深切的共感與敬意,也隱然浮現。

__
今年,我們有幸邀請到四位 #台灣知名攝影家,慷慨授權的限量經典作品,分別為四本攝影集的封面照,包括了 #攝影家張照堂 的《歲月‧風景》、 #攝影家謝三泰 的《鹹水煙》、 #攝影家張金日 的《大地之子》,以及 #攝影家沈昭良 的《玉蘭》。🥰
⠀⠀
回饋給捐款支持 Lightbox 的您 → https://bit.ly/3kKBUKv
⠀⠀
#因為有你才有lightbox

*限量製作6個公益版次
*使用德國典藏級專用紙材、藝術微噴及無酸裝裱。
*作品尺寸詳細資訊請見連結之捐款頁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們希望打造不分男女老少,都能共同學習攝影的藝文空間。提供一個平台,鼓勵攝影文化的交流,讓珍貴的資源被更多人看到。 不需預約,免費提供4000多本國內外攝影書籍、定期的攝影講座活動、精選館藏書展以及官方網站的線上學習資源。 Lightbox 的經費主要是來自個人與企業捐款、群眾募資、政府單位補助,我們的藏書則大多來自社會的捐贈。感謝您們的支持,讓攝影圖書室能走得更遠、更好。 『邀請您成為Lightbox之友』 捐款頁面:https://www.lightboxlib.org/belightboxfriends 開館緣起: 1839年,達蓋爾成功研發了銀版攝影術,法國政府將這項技術當作禮物,送給了全世界。自此,攝影為人類的生活和文化,帶來了許多改變與貢獻。 1848年,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成立,成為美國第一座公共圖書館。在圖書館麥金樓的正門上方,銘刻了「Free To All」三個大字,訴說著知識自由的理念。 回到2016年的台灣,我們發現台灣的攝影資料四散且殘缺。關注攝影的人們,也缺少可以閱讀學習、碰面討論的去處。雖然各項的攝影展演活動在台灣持續發生,但往往因力量分散而成效不彰。後續的檔案整理和研究討論,則更是冷清。 有感於此,我們成立了Lightbox攝影圖書室,延續「攝影」與「圖書館」自由開放和面向公眾的特質,以台灣的攝影出版物為主體,展開匯集整理的工作。同時,邀請民眾參與,共同建構屬於我們自己的攝影文化。 Lightbox攝影圖書室也將舉辦一系列的講座、課程、工作坊,以活潑多元的討論與對話,激發嶄新的思考與行動,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邁向文化自主、知識自由的正向循環。
一個以台灣為主體、為所有人開放、非營利的攝影專門圖書館。 【開放時間】週二~週六、下午1點~8點 A nonprofit photography library based in Taipei, Taiwan. Free and open to all. Hours: Tue - Sat / 1pm - 8pm
View all posts